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在夏县开班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8-17 10:35:00 点击数:[167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履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中国考古教育的“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神圣使命,培养中国田野考古工作一线力量,壮大田野考古项目负责人队伍,推动中国考古学事业向前发展。8月16日,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开班仪式在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隆重举行。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长张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志峰,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立东,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赵宾福,县委书记薛永琦,县长李雷等领导及考古研究专家教授出席仪式。
来自全国12个考古工作单位的14位训练班学员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2021级考古学专业全体本科生参加仪式。
仪式上,王志峰指出,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在运城举办,是运城市的一件喜事,是国家、省文物部门重视支持运城文物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对运城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运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众多重要的考古遗址,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倍加重视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深入了解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掌握实际操作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将所学所长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为促进我国文物事业蓬勃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处处长梁军强调,多年来,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培训了大批田野考古第一线的优秀人才,显著提升了我国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壮大了考古负责人队伍。希望此次考古实践训练班秉承和发扬以往培训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为我国考古行业培养出优秀的项目负责人队伍。
薛永琦在致辞中指出,国家文物局举办此次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所选定的辕村遗址,是目前运城环盐湖地区发现仰韶时代面积最大的核心聚落,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训练班,不仅为全国考古专业优秀学子搭建了学研合一的交流平台,也为夏县带来了最前沿的文物理念和实践技能,更为进一步推介夏县、宣传夏县、发展夏县提供了有利契机。希望以田野考古实践为媒,深入品味夏县文明传承;以田野考古实践为媒,深入品味夏县精神魅力;以田野考古实践为媒,深入品味夏县独特资源;以田野考古实践为媒,深入品味夏县怡人生态,为全力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盐临夏一体化运城后花园”,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积极贡献。
蔡立东强调,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的举办是考古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吉林大学将全面提高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的培训水平和质量,为国家培养好能够胜任新形势、新任务的田野考古项目负责人,实现吉林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模式对社会、对考古界的引领与服务作用,推动中国考古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进程。
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学员代表作发言。
张凌指出,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是培养壮大考古领队,为国家输送优秀考古人才,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具体举措,是考古工作者成为考古领队的关键环节,是培育田野考古一线力量的关键。各位学员要全心全意投入实训工作中,继承和发扬考古工作不畏劳苦、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为中国考古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赵宾福为训练班学员代表授旗。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乔梁,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昇,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陈国庆,县长李雷,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晓毅,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卫龙,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党委书记王巍为训练班学员授铲。
仪式结束后,张凌、王志峰、李雷一行来到辕村遗址考察考古工作。